技术青年美股投资第一年汇报
• ∞
响应雪球的号召,整理了一下三月份入市以来的每一笔交易。我的账户有点儿混乱,因为我室友犯懒非得用我的账户来买美股,所以账户有两个人的钱和两个人的交易。把自己的交易检出来之后算了一下回报率,吓了自己一条,居然翻了一个番。当然,作为一个刚毕业两年的技术青年,账户的资金量很小,不过是从3000美元变成了6000美元。我的运气该是有多好,因为到现在我也搞不懂到底怎么给公司估值,看不懂那些财务报表,大部分的决策基本都是来自自己对某些公司的喜爱和雪球上各位前辈的只言片语的提示。我想从“投资”二字进入我的字典开始总结,希望各位前辈能够给我一些指导。
2010年的秋天,我还清了助学贷款,账户里开始有了一些余钱。我开始考虑学习一些投资的知识,来处理这些短期不会用到的钱。我趴在门户的理财频道里看了几天,失望了,那些互相抄袭的文章好没诚意,我怎么能在一些不敬业的人指导下学习投资呢。我觉得我不能从这些快餐文章里开始,我要学投资,“in a hard way”。我想找一些书来看。
我先翻了畅销书列表里的那些《XX天学会炒股》,里面的每个章节似乎都是通过一个图形来给出一个预测,我直觉是这些东西不靠谱,因为这个好像太简单了,如果这些东西靠谱,岂不是大部分人都可以赚钱了?后来在豆瓣发现了《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对于投资的意义就像欧几里得对于几何学、达尔文对于生物进化论一样重要”,这话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我就是想找一本这种地位的书。然后我买回来了。然后发现,读。。不。。懂。。。。但是,这样才对嘛!对于一个没有学习过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不能算。。),不懂商业社会、金融市场如何运作的技术青年,不做出大量的努力就能通过股票市场来让资产保值增值这事儿太不靠谱了。
第一遍读《聪明的投资者》,学习到的第一个道理就是要了解自己投资的公司。我想了一下,我勉强可以说了解一点的好像都是互联网公司。搜索了一下,了解的这些互联网公司好像都是在美国上市的。看了一下A股的上市公司,好像基本没有自己了解的。当时还不知道在大陆也可以买美股,一度觉得似乎无法做一个靠谱的投资者了。后来发现好像在大陆也可以买卖美股,一下就开心了,在新浪微博上搜了一下美股,想找一些相关的账户来关注一下,于是发现了i美股,然后就沦陷了。读了很多i美股上的文章,渐渐对“价值投资”这个东西有了些了解,慢慢学习。年底,注册了my.imeigu.com,每天刷里面各位网友的讨论,了解了很多对我来说陌生而且有吸引力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我喜欢这些东西。
再后来,在@linan和@梁剑的忽悠下,我决定入伙。春节之后,我加入了雪球财经的团队。从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学习,但是还没有做好开始买美股的准备。一是觉得自己的积蓄太少,汇款的手续费和汇率的损失占比太高,二是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无法做出自己认为靠谱的投资决策。虽然美股账户开通了,但是没有汇钱过去。
但是,二月底,一个有点儿意外的事情让我入市了。西亚北非的一连串事件导致国内也出了些事情,大家懂的,然后德银出的那个报告导致半年多一路飙涨的$新浪(SINA)$回调了不少。我认为市场的判断是错的,新浪微博的政策风险很小。我按捺不住了,觉得我必须趁着这个机会买入新浪了,而且要快。换了美元用中行网银汇了$1000到了券商,一天就到帐了。3月4日,我农历生日,晚上和yanghj和xujl等同事打台球到了十点多,回家的路上发现已经十点半,用手机上了券商的网站下了个市价单,买入了10股新浪,成交价$80.11。
第一次买美股好兴奋好紧张啊,每天晚上都盯着行情图看,上上下下,特别好玩儿,一想到每跳一下,自己账户里的钱就变了点儿也挺刺激的。这是不是就是@刘志超说的多巴胺的作用?还好,买了新浪之后这货就一路涨上去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上涨的新浪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幸福感。
四月中旬,我室友也想买美股,又懒得开户,就把钱打给我在我的账户里操作。趁着这次汇款,我自己也多加了一千多美元到账户里。这次我的目的很明显,我想买入$亚马逊(AMZN)$。当时我自认为自己算比较了解亚马逊的。我在上一家公司的项目重度依赖亚马逊的AWS,主要使用EC2的服务,还有其他一些小的云服务,深深感受到了亚马逊技术上的扎实和领先。另外,我在2010年年底的时候托人买了一台Kindle 3,体会到了亚马逊给内容消费者带来的绝佳的体验。第三,我读了Bezos给股东的信,认定亚马逊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后来,在$180的价位买了12股的亚马逊。买入之后亚马逊还是下跌,最低大概到$160,不过我认为只要是好公司拿着就没问题。后来证明,这似乎是对的。
到了五月份,我第一次卖出股票了,$SINA,一百二十多刀的时候。这之前,新浪一度到了一百四十多,狂热至极啊。这个时候i美股的讨论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对微博盈利预期的置疑,怀疑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股价也开始回落。这时我开始对估值稍微有些概念了,知道一个公司一个产品再好,不能盈利也是扯淡,投资的时候得想想“这东西来钱吗”。买新浪作为我的第一次交易,已经赚了不少了,很满足了,再加上开始知道资本市场的“好”本质是“赚钱的能力”,新浪似乎离这个还好远,就把新浪都卖掉了。
账户又有了余钱,我又开始买入考虑之前看好的其他标的,雅虎和奇虎。看好雅虎的理由它亚洲资产的价值,同时又有i美股里@大道无形我有型和@不明真相的群众两大靠谱股东的支持,我就买了一点,$17。看好奇虎的理由是,在上一节提到我已经开始考虑公司有没有赚钱的能力。虽然我不是奇虎的用户,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中国互联网的典型用户。奇虎对中国普通互联网用户需求的理解太牛了,它们的产品太靠谱了,老家几乎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360的软件,只要跟安全有关,他们就会出现。另外周鸿祎在微博上表现出来的对用户的态度也是我认同的。虽然我是技术人员,但是我很反对跟用户说技术术语。用户不需要知道你用什么HTML5,什么Ajax,用户只希望知道我可以爽。周经常在微博上批评360的官方账号发的那些含有技术名词的微博,我觉得太靠谱了。然后,我就买了,$25。
六月份,我开始了解“市盈率”这个词,知道了好公司不是买入的充分条件,还要考虑股价是不是太贵。虽然奇虎是好公司,但是似乎大家都认为它是好公司,它的价格可能严重高估了。市盈率高企意味着现在的股价表现的是很长时间之后的赚钱能力。这中间可能有很多变数,这个时候持有这个股票好像是不安全的。持有了接近一个月之后,在奇虎一路下跌的过程中,我在$21的价位卖掉了它。
把奇虎卖掉之后我发现手里的亚马逊似乎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个时候已经涨到$220左右,连创历史新高,市盈率也超过了100,跟苹果、Google这些大公司相比太高了。和奇虎同样的理由,卖掉了亚马逊。但是我也不知道什么估值是合适的,就随便下了个$180的三个月单子放在了那里,想着或许有机会再买到。后来没想到还真买到了。
这期间有小插曲。受@linan的影响,在$29买入了一些$Akamai(AKAM)$。自己不懂,只是觉得@linan的判断很有道理。这部分就等@linan总结的时候自己说吧。因为自己不大懂,所以持有时就总是胆战心惊的,i美股只有@linan和@潜水员在讨论这个,我也经常去twitter上搜索关于$AKAM的tweets,到七月底要发财报的时候,我发现twitter一片不看好的声音。我自己没主意了,想着就做一个“对冲”吧。在财报前夜空了一把$AKAM。睡醒了发现财报后$AKAM大跌,因为空单的原因,稍微赚了一点点。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持有了,第二天开盘就全部清掉了。
卖出$AKAM的时候把雅虎也卖掉了,支付宝那么一搞我糊涂了。
研究了几天$百度(BIDU)$,看着百度那惊人的利润率和没有挑战的市场占有率,甚至流氓的商业手段,我想,不要跟钱作对了吧,买点儿百度的股票喝点儿汤吧,即使不赚也不会亏吧。然后就$160买了点儿。没买几天,就8月15号,周一,九点多我刷着微博,猛然发现有人说央视在搞百度。靠,我刚买了百度就被CCTV搞啊,立刻下了单子把百度给卖了,$150。
8月份,AMZN财报之后暴跌,我潜伏了一段时间的$180的AMZN居然成交了。成交之后又暴涨,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月又创历史新高到了$240,我又感到了不安全感,卖了。下了个$220和$180的买单。$220的买单纯是投机,$180才是我的买入价位。十一假期的前一天,开发新版“我的首页”累的不行,晚上到家八点多就睡了,十一点多醒来发现$220的买单成交了。在i美股里说了一句,老方评论说你的买入价设的好高哦。我当时也这么觉得,太冒险了,不符合@梁剑教导的要留安全边际的原则。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这么高的价格买AMZN了,以后一定坚决等$180。。。抱着必死的想法等它回180,却没想到那次买入之后亚马逊在两周之后又创历史新高了,天啊。。。。我又$240卖掉了。就这样,我幸运的糊里糊涂的半年里做了三次亚马逊的波段。。。
再说一下我现在对亚马逊的看法。我仍然认为亚马逊是好公司,但是价格太高,价格低于180我会买,事实上一直挂着买单,前几天差一点就买到了。我对Kindle Fire暂时不看好。硬件本身不赚钱或者赔钱。内容上我觉得看书的人还是更乐意去买Kindle。看视频的人即使买了Fire似乎也不会消费很多,这一块亚马逊的资源还不够丰富,premium服务的免费视频套餐似乎都是相对老的内容。Silk的评测也不是那么理想,似乎不会刺激更多销售,而亚马逊已经花出去了大把银子。还有,我现在加入了Android黑的阵营,嗯。。。这么看的话短期内报表可能不会好看,可能会有更低的买入价出现吧。
回来。十一假期,苹果正式发布了iOS 5和iCloud。我又想起了@linan对AKAM的总结,苹果宣布iCloud不会给AKAM带来订单,正式用起来之后才会。那么这时AKAM订单应该开始有了,而且这时AKAM已经一路跌到了$23左右,就买了一些。后来,它就涨了。。@linan牛逼。。现在还持有,不过处于估值不清晰的阶段,我还是觉得不了解这个公司。说不定过两天它再涨点儿我就忍不住卖掉它。。
最近的一次交易,是受老方的影响,$3的时候买了学大。理由嘛。。来自对雪球众位了解教育行业的同学的判断的信任。。环球天下被收购暴涨的事件也给了我信心,如果大家说的靠谱的话,教育行业合理的估值和发行价差不多,那学大离9.5的发行价还远着呢,似乎很有盼头。
以上就是我这一年所有的交易和当时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写下来请大家批评。虽然作为雪球的员工,总夸自己的产品不大好,但我真心的觉得我大部分靠谱的交易都得益于社区里大家的讨论,这真是一个靠谱的地方。这是一个避免赔钱的地方,也是一个有可能让你赚钱的地方。
在新的一年里,我的首要任务还是和同事们一起打磨我们的雪球,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体验,让大家能够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其实主要是自己想获得,来钱啊!)。然后,自己会读一些经济金融方面的书,补课。多补一些基础,让自己有一天能够看懂《聪明的投资者》。。。最近已经在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觉得收益不少。希望自己能试着读一些公司的财报,还是从自己的技术背景出发,多去关注技术公司,也希望自己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料。
原文最早发布在雪球